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半岛综合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半岛综合体育工作到位不到位 相差一百倍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4 18:26:41 浏览:

  半岛综合体育工作到位不到位 相差一百倍谁都希望在职场中获得最快的发展。然而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了很多年还在原地踏步或进步不大,而有的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发展机会,两者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工作是否到位。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在职场中发展最快的人,永远是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的人。

  作为一名管理学和工作学专家,我经常会应邀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董事长班和总裁班讲课。在讲课的分享环节中,一个探讨得最多的问题是:怎样的人,在单位会有最大最快的发展?

  不少领导都会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其中的成功之道。其中,一位名叫李黎的学员,是某家大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讲述了前不久刚刚破格提拔一位主管为总经理助理的故事:

  当时,他出国考察,与新加坡某集团相谈甚为融洽,对方明确表示了愿与自己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意向。而且讲好了在他回到公司的当天,就来该公司具体考察。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新加坡集团来考察之前,必须做一份很详细、有效的财务报告。于是,他便打电话安排财务总监干这件事情。不巧的是,财务总监因病休假了,另外一位有经验的财务人员也出差了。接电话的是一位主管。既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这位姓程的主管。

  这位主管没有停留在仅仅只做财务报告的层面,也没有停留在只是给外国企业做财务报告的层次,而是向董事长多问了不少问题,包括合作的对象具体是哪家集团,尽可能了解对方的情况。

  之后,他说:“董事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力去做,如果不懂,就会去找总监和其他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保证完成您安排的任务。”

  李黎虽然给他安排了任务,但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位主管缺乏经验。但没有想到,回到公司一上班,他马上就拿到了这份财务报告,其质量不仅符合自己的需求,在某些方面还比自己期望的好。

  一了解,原来这位主管在接到任务后,就立即全力以赴地进入状态,不仅向本公司有经验的财务人员请教,而且还向有过与外国公司合作经验的其他单位的财务人员请教,这样,他所写的报告,就不只是冰冷冷的数字,还有不少正是外国合作者更感兴趣的内容。

  这已经让董事长喜出望外了,但还有更让他想不到的——当他对报告不断赞赏之后,请程主管可以离开时,这位主管却没有离开,而是又向他提了一个问题:

  “董事长,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要与我们合作的企业,是新加坡著名的纳税大户,而且他们公司在与中国其他地方合作时,格外强调依法纳税的问题。我想问您:我们在做财务报告的同时,是不是也需要提前做一份税务报告呢?”

  “是该有啊,可是怎么办啊,现在是9点钟,11点新加坡集团的人就来我们公司了,临时做也来不及啊!”

  “对不起,董事长,事先我没有征求您的同意,就因为考虑到上面这个因素,就把税务报告也做好了。您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李黎拿过来一看,发现它就像财务报告一样,使自己十分满意。于是立即作出一个决定,让他参加与新加坡那家集团的合作洽谈。正如所料,新加坡那家集团十分重视该单位的纳税情况,提出看税务报告。他们立即拿出来。新加坡那家集团的有关人士看完后,又不断提出多种问题,这时程主管对答如流,令对方频频点头。

  这次洽谈极为顺利,双方很快就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谈到为何能这样顺利时,新加坡那家集团的洽谈代表说:

  “这家公司做工作太到位了。尤其是他们做的税务报告给我们印象很深。不仅严谨真实,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经营成功的关键。尤其是我们这些年在中国做合作时,别的单位是我们不提税务报告,就不会主动提供。而这一家,是主动提供给我们。这一点高度强化了我们合作的信心。”

  这位代表的话,充分说明了工作中到位,在一个单位发展和合作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这位能够帮助单位将工作做得到位的主管,自然也值得单位领导的高度器重。通过这件事和其他一些事情的考察,李黎董事长对这位主管另眼相看,之后就安排了一些新的机会给他,而他也总是将工作做到位,于是,在前不久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

  这位程主管的故事,立即引起了众多老总们的热烈讨论。在大家纷纷表示都会重用这种下级的同时,一位老总说看到湖南卫视做的一期节目,同时又读到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的自传,有两个唐骏的故事使人格外难忘:

  有一次,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来中国访问。唐骏当时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飞机很晚才抵达北京,到宾馆之后,已经是凌晨了。

  然而,让比尔?盖茨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唐骏竟然微笑着对他说:“没问题,15分钟内,我保证把烤鸭送到您的房间。”

  这怎么可能?都已经是凌晨了,哪还有烤鸭店开着门?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有24小时营业的烤鸭店,现在临时去,还要等着现烤,15分钟哪来得及?总不成自己亲手去烤一只吧?

  原来,唐骏平时就很注意观察比尔?盖茨的喜好,包括饮食方面。比尔?盖茨有一次来北京,吃了北京烤鸭之后,觉得很不错,不由连连称赞。这个细节也被唐骏记在了心里。

  这次比尔?盖茨来北京,唐骏想,飞机很晚才到,一路上劳累自不必说,难免还会感到饥饿。那么这个时候,比尔?盖茨最想吃的是什么东西?既然来北京,毫无疑问烤鸭是首选。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准备了比尔?盖茨喜欢吃的麦当劳。同时,他还准备了一台微波炉。

  刚进微软,唐骏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但他并没有只是埋头写程序,而是时时关注公司的发展。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Windows的全球语言版本无法同时上市。都是先开发英文版,然后再将英文版本移植到其他语言版本上去。

  唐骏所在的部门就是负责多语言版本的开发,共有300多人。这样的模式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很高,同时因为无法同步上市,往往贻误了商机。就像最初的Windows3?0上市后,中文版过了9个月才上市。

  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现状?为此,唐骏进行了很多思考,并将发现的问题写了一份报告递了上去,但结果却被打了回来,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上千人看到了这一问题。

  唐骏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想,公司之所以没有重视自己的意见,可能是自己只发现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人就放弃进行再研究了,或者还只是在再改善解决方案方面下工夫。但唐骏突然想到:有这么多方案给领导,领导之所以下不了决心,恐怕是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缺乏把握吧。

  在进入微软之前,唐骏开过两家小公司,他知道一个单位的领导要对某一个方案下决心,总得考虑可行性。

  于是,唐骏除了提出解决方案之外,还对方案进行反复的论证。等他再把解决方案和可行性论证方案递上去的时候,奇迹产生了:公司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将研发部门交给他负责。

  从那之后,他设计的开发模式成了Windows软件开发的基本模式,并成功实现了全球多国语言同步上市。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公司多创造了数亿美元的利润。

  这两个故事一讲完,大家纷纷议论说:像程主管和唐骏这样的人,都是单位里最受欢迎的人,也必然是发展最快的人。我们不妨把最受欢迎同时也发展最快的人,称之为“唐骏们”。破译“唐骏们”的发展密码,你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点:

  当然,取得超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工作中不找借口的承担精神,自动自发的主动精神等等,但落实到具体工作时,所有“唐骏们”都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如果你想自己也能像“唐骏们”那样取得超常的发展,就请把“工作到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行动指南。

  想发展就要有机会,尤其是超级机会。或许很多人会问,超级机会哪有那么容易得到?其实未必,很多时候,只要稍微用点心,把工作做到位,超级机会就会不请自来。

  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担任记者多年,10年前我离开报社到了另外的单位发展。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报社“改革开放30年最值得纪念的事件”,我17年前写的一篇报道——《海南“博交会”事件引发一场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新秩序》竟然名列其中。

  这既让我感到欣喜,又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一篇看似普通的报道,在经过了那么多年之后,还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甚至作为里程碑式的报道被记录下来?

  凭着记者的敏感,我们觉得一定有事情发生,于是当即下车去了解情况。一问之后,才知道这些人是来告状的。而且这些人的身份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老总。

  通过采访,我很快摸清了基本情况:这些老总们都曾接到电话,说海南要召开一个“博交会”,机会难得,让他们带着钱和货物来参加。因为通知他们的公司拿着“海南总工会经济工作部”的介绍信,所以他们也都深信不疑。

  可到了海南,该交的钱都交了,该带的货物也都带来了,却发现所谓的“博交会”,根本就没有买家。也就是说,这个“博交会”是场骗局!老总们有货无处卖,有的连吃饭的钱都快没有了,一气之下就集体跑到省政府来告状。

  和我同去的两位记者中,有一位了解了一下情况,觉得这个新闻没什么价值,就说家里还有事,先走了。我和另一位记者留下来继续了解情况。这时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出来质问我是做什么的,当得知我是记者之后,那个人开始粗暴地制止我采访和拍照,甚至叫来了干涉。在争执中,我的记者证被撕成了两半,更糟糕的是,连相机里的胶卷也被没收了。

  看来这次采访会很不顺利,可能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位记者看到这种情形,悄悄打了退堂鼓,走了。但我仍然留下来采访,并及时向报社领导汇报情况,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采访之后,我连夜写了稿子,第二天就登出来了。

  报道出来,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时候,那家邀请各地企业老总来参加“博交会”的公司开始倒打一耙,质疑新闻的真实性。顶着巨大的压力,我继续跟踪采访,刊发了一系列的报道。我不仅要揭露,还要让这些嚣张的骗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让相关的单位承担应负的责任。

  在写报道的同时,我找到省委有关领导,对此事做了汇报。省委领导听了之后,感到十分震惊,立即批示对此事进行严肃处理。就这样,在我的紧追不舍下,事情得到了合理的解决,相关当事人被抓,全国总工会来调查后对省总工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因为在当时,类似的现象在全国有普遍性,从深层次来看,说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秩序已经失衡。要想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市场经济需要呼唤新秩序。

  为此,在报社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一个大型研讨会,邀请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参加,对市场经济呼唤什么样的新秩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写了《海南“博交会”事件引发一场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新秩序》,刊登在《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头条,之后又做了系列报道。

  这是《中国青年报》在全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思考和讨论,这组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

  我想,假如当初我没有把工作做到位的意识,那我也抓不住写这样一组具有深远意义的新闻报道的“超级机会”;

  如果我也像那两位记者一样,不愿意深挖或者因为担心害怕而回家了,那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深入采访、全面报道;

  如果我只是停留在写报道上,没有找到有关领导及时汇报情况,那么问题可能就得不到如此迅速、的解决;

  如果我只是就事件本身谈事件,而没有把它放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中去思考,那就不可能引发“市场经济呼唤新秩序”的讨论,将新闻的价值最大化,也就不可能拿到中国新闻奖。

  或许有人会说,你是记者,有很好的身份和平台,工作做到位了,要获得超级机会当然容易。可如果做的是普通工作,别说超级机会了,怕是连一般的机会都很难得到。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有些追星族为了追星,不惜一切代价,有时仅仅是为了得到明星的一个签名。可你能想到一个小小的装修工,不仅和大明星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还成了明星的师傅,机会也接踵而至了吗?

  旷荣成是北京一家装修公司的普通装修工。一次,公司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负责装修一栋别墅。因为时间紧,他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

  两个月之后,他第一次见到了业主。一见面,他就惊呆了,因为业主不是别人,而是香港著名影星张曼玉。

  有一天,他在给楼梯扶手刷油漆,正好张曼玉过来了。当时天气非常炎热,旷荣成累得满头大汗,张曼玉看了,很关心地问他为什么不开风扇。旷荣成很自然地回答说,怕开了风扇,会把灰尘吹到油漆上,影响油漆的效果。就这么一句很朴实的话,一下子把张曼玉感动了。

  还有一次,张曼玉和男朋友来看装修进展时,两人为了要不要在卧室的墙壁上装一块大玻璃镜子而发生了小矛盾。张曼玉想装,而男友却担心装了影响睡眠。

  这时候,旷荣成建议还是不要装比较好,因为镜子属于阴寒之物,不适宜和人长期共处一个空间,还有,在风水学中说,镜子对着床有碍夫妻和睦相处。

  因为张曼玉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一口港台腔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上街常常被粉丝认出来,引起围观。

  而旷荣成普通话说得很好,张曼玉的男友建议她跟旷荣成学普通话。旷荣成开始不敢答应,但在张曼玉坚持下,旷荣成当起了她的老师。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张曼玉的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张曼玉从心底感激这位“老师”,甚至在旷荣成生病住院的时候,还亲自前去探望。

  装修工和大明星的这段情谊成为一段佳话,很多人都知道了旷荣好,做事认真细致,点名请他装修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也是一个通过工作到位获得超级机会的典型。它告诉我们:不要抱怨没有机会,不管是有身份还是没身份、普通人还是名人,只要你能够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放光、做到让人难忘,你就同样可以获得机会甚至是超级的机会。

  如果我问你,一个刚刚20岁出头、既没资历又没高学历的小秘书,一下子成为一家著名企业的老总,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

  很多人可能都会摇头。其实,这完全可能,我们来看一个线年,卫哲从大学毕业后,在被称为“中国证券之父”的万国证券公司总经理管金生身边做秘书。

  比如说倒茶这种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一般的秘书可能给老总倒上一杯茶后,等到茶杯里的水快没有了,就再添加一杯。

  首先,他会研究老总最爱喝什么以及不同时间喝什么。这样,喝什么,什么时候喝,不用等老总吩咐,卫哲就已经做好了。

  一是杯子不能放在靠近资料的地方,以防水不小心洒了弄湿了资料;二是杯子把手要调整到领导方便拿到的方向。

  再来看给老总做翻译。一般的秘书,不管有用没用,都是逐字逐句地给老总翻译。而卫哲却能根据老总的思维方式,把翻译过来的意思用最精炼、最有效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样是摆放文件,其他的秘书都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放在老总的办公桌上,而他呢,却是按照重要的程度摆放。

  就是通过这一件件小事,老总觉得这个年轻人真不错,再让他做秘书就是屈才了,于是开始带他进入高层会议,24岁的他,就出任了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

  之后卫哲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2002年任职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卫哲的发展不可思议,但看了他做事那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到位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成正比。做事越到位,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2?了解服务对象的工作习惯和喜好是什么。这样就能在工作中形成最好的默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什么事情,都多想几个“可能”,防止意外的发生和出现。就像卫哲不会将杯子靠近资料摆放,目的就是怕万一杯子里的水洒出来弄坏了资料。永远不要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而要懂得防患于未然。

  4?永远先想怎么能够让别人更方便。就像卫哲在给领导翻译的时候,按照领导的思维习惯去翻译,放资料的时候按照资料重要程度去摆放。

  做任何一项工作,谁都希望顺利完成,不要出现任何差错。然而,往往是越想没麻烦,麻烦偏偏找上门,越想没问题,问题偏偏不期而至。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没问题”呢?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所有问题出现之前,抢先一步避免,最起码也要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但是,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仔细分析起来:每个事故的背后,都能看到工作不到位的阴影。只要工作不到位,想象不到的事故,就随时有可能发生。

  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解剖任何一个,我们都能看到:正是由于某些部门和个人工作不到位,才使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甚至灾难。

  就拿轰动全国的的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来说吧,它发生在2009年11月,由于瓦斯爆炸,死亡100多人。

  对于这起2009年以来一次性遇难人数最多的矿难,有关部门已得出初步结论,事故暴露出企业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超强度组织生产、通风系统复杂、抗灾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是一起十分明显和严重的责任事故。

  除了这些调查结论以外,记者还在采访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鹤滨分局是新兴煤矿的主要监管机构,2009年9月,就发现包括新兴煤矿在内的4家煤矿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并向它们下达了停产通知书。而新兴煤矿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停产,于是灾难就在该煤矿发生了。

  作为矿领导是这样说,那么作为监管部门的领导又怎样说呢?记者专门采访了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鹤滨分局的局长苏某,而苏某的回答是:

  苏某的回答还那么振振有词:“你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个部门可以向上级汇报,给企业下通知,你怎么能说我们不到位呢?”

  看完上面这些记者的采访记录,相信任何读者对这场矿难是否可以避免,都能得出自己结论:假如该矿山的有关领导能够落实有关部门的停产措施,假如包括安检局在内的有关监管部门,不是把工作只停留在发通知、向上级汇报方面,而是对安全问题一抓到底,这样的事故,难道不可以避免吗?

  工作如果不到位,所有的文件、制度、通知,都有可能是摆设,都有可能导致类似这样的事故乃至灾难发生!

  正如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2009年11月底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上所指出:“剖析一系列重特大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不严密,隐患排查不认真、治理不彻底,企业安全基础不牢固,政府和部门执法不严格、监管不到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

  医疗事故也是近年来暴露得极为明显的事故。从我们看到的多种报道中,都可以发现一个共同规律:只要发生这样的事故,就必然存在有关单位制度不严或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以及有关人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这样的案例可谓比比皆是。

  当时,我还在海南当记者。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身体特别不舒服,老是口渴,人消瘦得厉害,总觉得特别疲惫。因为工作很忙,我就一直拖着没去医院,后来实在不行了,才在家人的催促下到海南省一家医院看病。

  看着那位医生叼着烟、漫不经心地给人看病的样子,我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但也没别的选择,就想先看看吧。

  谁知道第二天我的病不仅没好,反而更加严重了,甚至出现了休克的现象。家人一看慌了,立刻把我转入了另外一家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

  这次给我诊断的是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副院长。老院长一看我的症状,立即让我去验血糖,化验单一出来,上面居然是四个加号!

  听了老医生的话,我顿时一阵后怕,如果不是家人当机立断,把我送进了另外一家医院,如果继续还在那位年轻大夫手下治疗,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或许在那位年轻医生看来,自己是科班出身,看这样的病还不是手到擒来,光凭表面就完全可以判断出我的病因了,哪里需要花大精力做什么检查。

  但他却没想到,症状相似,病因却可能完全不同。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一点偏差,但如果不仔细加以判别,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对症了,可以救人,错症了,就可能置人于死地。

  与这位医生形成鲜明的对照,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医生,对待工作和病患的态度则完全不同。

  林巧稚曾治疗过一位叫董莉的患者,当时医院检查出董莉的宫颈有乳突状肿物,初步诊断为宫颈癌,建议她尽早动手术切除子宫,防止癌细胞扩散。

  手术方案放在林巧稚的办公桌上。按照一般人的做法,既然医院已经作出了诊断,那么赶紧签字好了,这样患者也不会说什么,自己也不用承担责任。

  但她却迟迟没有签字。因为通过对孕妇的观察和自己多年治疗的经验,她觉得董莉患的可能不是宫颈癌。

  当时林巧稚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毕竟这只是一种“可能”,万一自己判断错误,患者得的就是宫颈癌,那么拖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抱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林巧稚顶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一次一次地给董莉做检查,一次一次地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反复研究病理检验报告,查阅大量国外的资料。经过慎重的研究,林巧稚认为这种症状很可能只是一种特殊的妊娠反应,不需要手术。

  在林巧稚的坚持下,董莉顺利生下了一个六斤重的女婴,而伴随着她整个孕程的宫颈肿物也自然消失了。几年后医学界得出结论,董莉所患的病是一种特殊的妊娠反应,并不是真正的肿瘤。

  很受震撼的是:在医院里,要发生医疗事故,是何等容易的事啊。就像这个案例,假如大家只被“差不多”的表面现象迷惑,将产妇的病确定为宫颈癌而开刀,病人当然只能照办。

  更让人难以接受可有时又不得不接受的是:即使发生这样的事故,假如医院方面不主动检举和揭露,就很可能被认为是一个正常的手术。即使是事故,病人及其他人也无法得知。

  而很受感动的是:林巧稚抱着最负责的态度,最终找到了产妇的“病因”——原来不是之前大家认为的宫颈癌,不仅为产妇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保住了一条生命!

  我不由把林巧稚与给我看病的那位年轻医生做了对比:同样对待相似的症状,一个是认真甄别,反复研究;一个是漫不经心,草率决定,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其效果,可谓天壤之别!

  要避免这些问题和事故,不管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工作者,都应该把“工作到位”,作为最重要的素养来强调。

  在工作中半岛综合体育,最不应该发生也最容易发生的事情之一,就是误事。而人们之所以误事,往往是因为他们喜欢想当然所致。如:

  当时,她在某省工商研究所工作。一次,所里要举行一个研讨会,领导把邀请专家、学者的任务交给了她。因为时间很紧,接到任务后,她立即开始联系。因为那时还没有手机,联系起来并不方便,往往找一个人要费很多周折。那两天,她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一切都还顺利,到最后,就剩一位专家没联系上。她想,这么多专家、学者都能来,少一个也没什么影响。

  第二天,她一早就来到了会场,领导一早也来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领导见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专家快到了吧?我要安排他第一个发言。”

  她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心想怎么这么巧半岛综合体育,领导偏偏问的是我没联系到的专家呢?于是连忙解释说:“我没有联系上他,我以为请了那么多专家,少了他一个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就没有向您汇报……”

  领导一听马上变了脸色,毫不留情地将她训斥了一通:“你以为你以为,你知不知道,这位专家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没有他的出席,研讨会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你要是早点告诉我,我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现在,你说怎么办?”

  她低着头,脸上一阵发烧,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多说几遍: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可事已至此,有什么用呢。

  这次研讨会请了不少媒体参加,虽然按照原计划举行了,可是效果却大打折扣。事后领导为这件事又狠狠批评了她一顿,还被当成反面教材经常在研究所里提起。

  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领导生气地责骂她“你以为你以为……”那一幕,却至今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中。

  其实,不仅是她,很多刚入职场甚至工作了很多年的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不是依据客观事实做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作判断,结果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凭她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以为少请一个专家没事。但问题是,事前,她既没了解过这位专家的背景,同时也没问过领导请这位专家的用意何在,凭什么就作出这个专家不重要、来不来都无所谓的判断?

  因此,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我这么想不等于领导也这么想,我这么认为不等于别人也这么认为。只有在经过核实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和判断。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这个专家是不是重要、他的参加与否对研讨会有没有影响,这些其实她都是没底、拿不准的,那么在这个时候,确认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工作中,为什么很多人在“拿不准”的时候却不愿意问呢?原因无非是三种,一是怕问了会让领导觉得自己工作能力不强,宁可自己闷头想;二是怕别人不告诉自己,觉得问了丢面子;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即使不问也不会出什么事。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在工作中,别一味地劳动自己的大脑,也多劳动一下自己的嘴,遇到拿不准的事一定要问,一定要确认。

  在解放战争时期,英明决策,要刘伯承、带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插到蒋介石的心腹部位去。他们坚决执行,但在要过淮河时,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打算徒步涉过淮河,突然遇到上游涨水。看来只能以10来只小渡船把大家渡过去了。而此时,的部队正加紧向解放军追来。

  “水很深,根本不能徒涉。淮河忽涨忽落,现在涨得很深。河边老百姓说,从来没人敢在这样的季节涉水。”

  “你们是不是亲自侦察过?试过徒涉?亲自找向导查了没有?找过几个老乡?他们怎么说的?能架桥吗?”

  旅的领导虽一一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但他还是不放弃,亲自拄着一根竹竿,带着两个手提马灯的警卫员来到了渡口,登上了一只小舢板,顶风破浪向南划去。

  于是,成千上万的人马,浩浩荡荡地从淮河上徒涉过去了。刘邓大军从此进入大别山区。的部队追赶不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车轮,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到蒋介石统治区去了。

  刘伯承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当我们进行某些工作尤其是重要性的决策工作时,调查研究永远是避免失误的关键。而且,这种调查研究,不应该是浮在表面,更不是应付了事。而应该像刘伯承那样,越认真越好半岛综合体育,越细致越好,而且很多时候都要亲自作调查,这样才能确保决策正确,工作有效。

  就像前面说的案例里,本该邀请的专家却联系不到,这就是在计划之外的变化。如果当时能及时汇报,那么领导完全有时间作调整,重新安排别的专家,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影响。

  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养成“有变化及时汇报”的良好习惯,这样才不至于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

  很多人做工作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反正问题还没出现,管它呢,等有了问题再说。何况,哪那么凑巧,不好的事情就发生在我身上,什么防患于未然,什么早作准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那些无用功干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爱安逸,对可能发生的痛苦有种侥幸心理,总认为问题不会有多严重,直到灾难真的发生了,才开始重视。

  2009年6月5日,成都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公交车起火事件。当时,一辆正在行使的空调公交车因人为纵火,发生燃烧,造成了28人遇难、74人受伤的惨剧。

  据现场的人描述,被困在车内无法逃生的乘客打不开门窗,只能在大火中挣扎呼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惨烈的情景如同人间地狱。整辆车被烧得只剩下了黑色的铁架子,罹难的乘客挤在车门处还保持着逃生的姿势,还有些遇难者倒在过道的地上,而他们的面容都已经被烧得无法辨认,只能靠DNA对比来确认他们的身份。

  这场惨剧不仅令人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因为大多数人都需要搭乘公交车上下班,每个乘客都有可能遇到同样的危险。

  在追查事故原因的时候,人们发现车内竟然没有按规定配备安全锤,难怪当时遇难的乘客无法砸开车窗逃生。

  据了解,早在2006年,成都市的媒体就报道过公交车上没有安全锤的问题。当时还有乘客开玩笑说:“我今后得自己随身携带一个铁锤!”可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很多人都觉得公交车就是在城里开开,万一有什么事也还有119可以救援,可是事故真的发生时,那短短几分钟就已造成过百人的伤亡,等119赶到,惨剧也已经无可挽回了。

  事后,成都公交集团公司总经理引咎辞职,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补救和预防,如在车内增加配置用来砸开窗户的安全锤,空调车分批对车窗进行改装,提高应急状态车门开启的可靠性,增加能作为应急出口的活动侧窗,对公交司乘人员进行安全应急培训等等。

  能够重视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固然也是好事。可仔细想想,为什么非要等到灾难发生了才开始重视?难道这些并不复杂的安全措施,非要用近百人的伤亡才能换回?

  不说别的,就拿配备安全锤来说,这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尽管有人说,以前公交车上也曾配备过安全锤,但老有一些乘客不守规矩,偷偷拿走。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配备安全锤的理由。哪怕在司机的旁边或座位底下放上几把也行,虽然几把安全锤或许不能让所有的乘客逃离火海,但起码能让不少人在灾难中逃生。

  翻开报纸,类似的事故经常可以看到。其实,如果能重视问题,事先做好预防工作,把工作做到位,绝大多数的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杰克?韦尔奇对核磁共振成像仪产生了兴趣。这种机器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通道,在为患者作检查的时候,患者必须在这个封闭的通道里待上40分钟。有不少患者都会有种要窒息的感觉,甚至产生得了幽闭恐惧症的感受。

  当时有消息称,日立公司正在生产孔道更宽的核磁共振成像仪,杰克?韦尔奇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是GE的医疗事业部门的人却不愿意理会这种产品,他们认为,要想让孔道更宽敞,就必然要牺牲一定的成像质量,医院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产品的。

  杰克?韦尔奇再三请他们认真考虑一下,他觉得医院未必不会同意用成像质量来换取患者的舒适感受,尤其是在做那些比较简单的检查,如手肘和膝盖检查的时候。而且,成像技术难道是不可改进的吗?

  然而医疗事业部的反应仍然很敷衍,对杰克?韦尔奇的意见没有认真对待。失望之余,杰克?韦尔奇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个外行,也只能无奈地闭上了嘴。

  可是一年之后,日立公司果然生产出了宽孔道的扫描设备,一举夺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时候,杰克?韦尔奇十分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没坚持要求开发大孔道设备呢?

  但是现在后悔也已经于事无补了,如果当初杰克?韦尔奇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就不会让GE再花上两年的时间才能赶上日立公司的脚步。

  “我早知道会这样”,或者“如果你们早听我的就不会……”,这样的话谁都会说,可是对事情的结果没有丝毫帮助。

  既然“早知道”,那为什么不“早解决”,而非要等到失误造成之后才后悔,才想办法弥补呢?失误造成之后再补救,反而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对单位来说绝不是好事。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人都有过类似的扮演事后诸葛亮的经历吧?可能有人会说:“我当时是想解决的,可是老总不同意,同事不合作,我也没办法。”

  是的,这很令人为难,可是,这就是你的工作。你需要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让错误发生。

  大问题往往都是由小问题堆积起来的,小问题不去解决,久而久之就会累积成大问题,这时候再去反思,再想去解决,往往就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一定好。

  看看那些优秀人士的工作习惯,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发现了问题的一点苗头时就及时纠正,绝对不会让问题堆积起来。

  那能有什么问题啊?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这么以为。但是,在净雅集团,却因为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一盆枯萎的花,引起了副总裁的高度重视。她为此“小题大做”,并在该集团刮起了一场重视质量的“风暴”。

  这盆花是张桂金在辉煌净雅酒店巡视工作时,在一间贵宾厅里发现的。她当即把花搬到会议室,并召集所有管理者开会。

  寻根究源,这盆花为什么会枯萎?枯萎的花为什么还摆在房间里?这说明有关负责人对这件事根本没上心。那么只是相关负责人的事吗?其他人从旁边经过的时候就没看见花枯萎了?看到了为什么没理会?

  这说明大家缺乏问题意识,责任心不强,说明根本没把问题重视起来。一盆花都照顾不好,一盆枯萎的花不该摆在房间里的事都没管好,那在大事上又怎么能让人放心?

  张桂金从这盆花延伸到净雅的品牌服务上,终于让大家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之后,大家都加强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使整个公司的工作状态和水平有所提高。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叫“防微杜渐”,今天的小问题,可能就是明天的大麻烦,所以一个工作到位的优秀人士,应该像张桂金一样,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绝不敷衍和拖延。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效益。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自己创造效益,一是给单位创造效益。

  然而,为什么有的人能创造出很高的效益,有的人创造不出什么好的业绩。关键在于:如果不到位,做事必打折扣。做事一打折扣,效率和效益必然大受破坏。

  在现实中,煮熟的鸭子当然不会飞,但在工作中,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发生:明明十拿九稳的事,结果却偏偏没有做成。

  在一次“工作到位与高绩效团队”培训中,我特意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其中学员严先生和赵先生讲的两个故事很有代表性,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的朋友李女士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前不久,她父母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快到了,她想为父母挑选一件称心的礼物。

  我建议她给父母买一把椅,并陪她去商场挑选。那家商场里有好几款不同价格和档次的椅,售货员对每一款的功能和价格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比较,朋友听得非常用心,最后决定在两款9000多元和12000多元的椅之间作选择。

  虽然这位售货员想表达的意思是老人年纪大了,儿女应该让他们享享福,可是话说得不好听,朋友当场就变了脸色,转身就走。售货员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追到门口,再三道歉,可是朋友还是没在她那里买,而是在另一家商场买了椅。

  眼看就要成交的买卖,就因为说错一句话泡了汤,还给顾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想必这位售货员是后悔莫及。

  在这个故事里售货员损失的只是一张万元的单子,而下面这个案例里,赵先生的公司损失的可是几十万的生意。

  赵先生当年在做程序员时,有位同事叫小陆。小陆是个很有经验的老程序员了。他编写代码的速度非常快,同样的工作别人要做三四个小时,他只要一个小时就做完了。

  当时公司接到一个几十万的重要项目,要完成一个软件程序的编写,整个项目运行的时间长达7个月。公司上下对这个项目都非常重视,赵先生和小陆都在这个项目小组里。

  在别人都忙得焦头烂额时,小陆却表现得很轻松,赵先生很羡慕他,心想:“不愧是老程序员了,做得可真快。”

  7个月很快就要过去了,当程序进入最后调试,准备按约如期交给客户使用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在小陆负责的那部分代码里出现了很多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老总没有办法,只好让大家突击重写小陆原来编写的那部分代码。可是,尽管大家没日没夜地加班赶工,还是没能来得及在合约规定的时间里把代码写完。

  当一个人急于成交的时候,往往就会把“成交的写在脸上”,甚至说话缺乏自制。这时就会让客户产生不信任的感觉:他那么急于成交,会不会有什么陷阱?价格是不是还有水分?我是不是应该换一家试试?

  另外,当一个人急于成交时,很多话往往就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顾及不到客户的感受和情绪。就像第一个案例中的售货员,犯的就是这种错误。

  如果她不是那么心急说错话,而是说:“我建议您还是挑最好的,老人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让他们享享清福。况且用得好,老人也越长寿嘛。”相信谁听了这样的话,都会高高兴兴买下。

  就像第二个案例中的小陆一样,看起来做得很快,但其实都是无用功,这样的产品交出去,也难怪到手的项目都丢了。

  很多人都会想,反正项目都已经拿到手,难道还会自己长了腿跑了不成。这么一想,先把自己的责任心放松了,既不认真也不仔细。同时,领导也以为都已经是到手的东西了,能有什么问题,何况有小陆这样的老程序员在,于是也放松了责任心,对过程不管不问,缺少监控,直到在时间来不及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硬是把到手的项目给丢了。

  他们每天来得早,走得晚,勤勤恳恳,领导交代的事,他认认真真去做,规定每天给客户打30个电线个。但奇怪的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是一点业绩都没有。

  与此同时,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同样来得早,走得晚,该打电话时打电话,该拜访客户时拜访客户,看似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让人不解的是,别人见不到的客户他能见到,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能解决,业绩一日千里,成倍增长。

  小张和小林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做销售,论年龄,两人相差无几,论学历,也不相上下,论工作经历,两人都曾经在别的公司做过1年销售。两人的起点可以说是一样的,但两个月后,差距就出来:小张一个单子都没出,而小林却成为销售冠军。

  小张一下就被问住了,既然说不出具体要找的人,前台当然不会给他转。就这样,小张只好叹口气,再给别的公司打电话,可是在别的客户那里他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再次被拒绝。

  小林:“您好,请接采购部……哦,没有具体联系人不能接吗?没关系,小姐您的声音很好听,请问您贵姓?哦,李小姐,谢谢您,祝您工作愉快。再见。”

  前台听到他一下就叫出自己的姓氏,以为是熟悉的人,便给接进了采购部。在采购部小林又遭遇了拒绝,但是他却问出了采购经理姓什么。

  在与采购部经理进行沟通、问到客户的一些需求信息后,小林得知这家公司的采购最终还要由老总来拍板决定,于是又从采购部经理那里问到老总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总之,小林不会因为拒绝而止步不前,他总是尽量在一通电话里问到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在下次电话里利用到这些信息帮助自己与对方沟通。只要可以,他会一级一级地问上去,一直问到可以作决策的最高管理人员那里。

  小张去西单某大厦拜访客户,来回路程近3个小时,可是和客户面谈的时间可能还不到20分钟,拜访结束后他就直接回公司了。

  而小林在拜访客户的时候则至少会带10套产品资料,从客户的公司出来,他就顺便把同一栋楼的其他公司也拜访一遍,哪怕只是说两句话、留份资料和名片。他最大化地利用了拜访客户的时间,有不少客户就是这样“碰”出来的。

  行动差一寸,效果就会差一丈。比较了两人做事上的差别,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只是低效率重复,而另一个却能成为销售冠军了。

  在职场中,不乏像小张这样的人,他们有热情,有勇气,想做事,但精神可嘉,方法却未必可取。很多时候,与其用头去撞墙,不如像小林那样,学会用智慧开锁。方法一改变,效果就完全不同。

  企业生产力的提升,来自于从管理者到员工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工作到位。工作到位了,生产力自然就会加倍提升。

  为了提升出版社的销售额,李纬所在的出版社的领导,明确提出了“强化工作抓到位”的理念。李纬全面落实这一理念,整个部门的工作都围绕着“到位”二字大做文章,让每一位员工都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

  李纬刚到出版社时,发现了一位清洁工,于是提拔这位清洁工为营销人员。大家都觉得很不理解,心里都在想:没错,她当清洁工是非常认真负责,但这并不能代表她就能做好销售啊?

  第一,她工作特别负责。别人一天拖两次地,她拖四次;别人等纸篓满得都装不下了才倒,她则是看到纸篓半满就及时清理;别人干完活把工具往工具间一搁就算了,她不仅会把工具摆放整齐,还会把工具都清理干净……

  第二,她很爱学习。她经常在下班的时候借一本出版社出版的书回去看,有时候还会谈谈自己看书的体会,不少地方还颇有独到的见解。

  第三,她性格开朗热情。两个人擦肩而过她都会主动打招呼,谁有什么事,只要是能帮上的,她都会主动帮忙。

  果然,这位大姐把销售工作做得也非常好。她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连在周末休息的时候都在调查本社出版图书的销售情况。有客户要货,不管时间有多晚,她都争取在当天送到,有时候晚上点钟了她还在加班。

  这个榜样进一步激励大家,单位里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局面,都争先恐后地把工作做到位,在客户追踪与服务上也比以前更加重视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出版社的销售额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创造了过去没有想到的高效益。

  其实,工作到位的重要,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有识之士的重视。如原湖南省省长张云川在推动解放思想时,就明确提出“既要认识到位,又要工作到位”,他阐述说:“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去,包括指导实践与被实践检验两个过程。我们说的解放思想,要工作到位,实质上就是用解放思想去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要做到‘领导到位、部署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督导到位’”。

  东方希望集团总裁,著名企业家刘永行去韩国的一家饲料企业考察,惊奇地发现:对方的生产效率是中国同类企业的10倍。他很震惊也很不解,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真实而可怕的答案:

  这种人力效率上的差距,绝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并不是他们一个人做了我们1?2个人的事,10个人就相当于我们12个人。效率是乘积关系,一个人的效率是我们的1?2倍,10个人的效率是我们的1?2的10倍,所以他们的10个人就相当于我们的100个人。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在企业里他们用那么几个人就能办到我们那么多人才能办到的事。

  刘永行由衷地说:这句话“确实是把我们的毛病指到了根子上”。这样一算,我得出了一个很惊人的结论: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其实是非常之高的。不要光看我们每个人的薪水很低,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也比人家低,而每个人低那么一点点,体现在一个企业、一个社会,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

  由此看来,在中国职场中,工作的不到位,不仅影响了工作者本人,而且更大大影响了单位与团队的业绩。每个人只要在工作中打一点折扣,整个单位和团队的效益就会加倍打折。


 

Copyright © 2012-2026 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19001325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搜索